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志飲品界網 “從種子到杯子”是第三波精品咖啡的信念。意在宣揚從咖啡種植端開始,直到被飲用者喝下,咖啡都應該被認真對待的態(tài)度?! 〔贿^近年來,似乎在咖啡圈內更常聽到一種說法: “咖啡的味道,六成決定于生豆、三成決定于烘焙、一成決定于沖煮端?!?img class="rich_pages" data-copyright="0" data-ratio="0.23221757322175732" data-s="300,640" src="http://cancerhospicecolumbia.com/file/upload/202206/29/151736481.jpeg" data-type="jpeg" data-w="478" style="" /> 我們并不知道,這個比例是怎么算出來的。不過我們的確應該好好的審視,這句話的真?zhèn)??! ∫话銇碚f,的確越是前端的錯誤,越會對最終成品造成大的影響。所以現(xiàn)在市場擺放很大的重心在挑選生豆、烘焙之上,也是相當合情合理的。 而問題是在于如果把:“咖啡的味道,六成決定于生豆、三成決定于烘焙、一成決定于沖煮端。” 理解成:“挑選最好的生豆,最細心的烘焙就能端出一杯90分的咖啡?!薄 【吐淙肓诉壿嬎伎祭锏囊粋€大陷阱了:越是前端的處理程序,越是決定了一杯咖啡的成敗,那么越后端的部分,就可以說越是決定了一杯咖啡的“細節(jié)”。 咖啡這一張考卷,可不是分三個部分拿分的申論題,更像是分成三段書寫的“作文”?! 『玫氖锥?,也就是生豆,從這個地方開始其實已經決定了這杯咖啡的極限值:農民花費大把心力栽植出品質優(yōu)異的熟果、處理方使用最先端、最仔細的傳統(tǒng)方式去進行生豆處理,如此才能成就一批杰出的生豆(green bean),在這個部份,科學上就已經決定接下來烘焙的過程中,“有機會”能產生怎樣的風味了?! 《玫暮姹?,就猶如中間的轉承部份:烘焙簡單的來說,就是將生豆里原有的物質,合成或降解成為風味物質。對于一杯咖啡來說,它決定了接下來能有怎樣的風味進入我們的咖啡杯中,生豆沒有的材料,就不可能期待烘焙能憑空出現(xiàn)后續(xù)的合成物。但反過來生豆有的材料,也可能因為烘焙的取舍或失誤,因此損失或者無法被合成。 成為咖啡的最終階段,也就是沖煮與品鑒的部份,這個部份到底實際上怎么影響一杯咖啡呢?真的因為它只占一成,影響就只有一成嗎?答案顯然是否定的。 看過電影、小說或是動漫的大家,應該都不難體會“爛尾”這件事情,對于一部作品的殺傷力是多么的大??Х鹊臎_煮與品鑒階段當然也是如此。 “因為豆子烘的很好,隨便沖隨便好喝啦!” 這種論點在早幾年咖啡文化未及現(xiàn)在開放深入的時候并不多見,但隨著第三波精品浪潮的成長,這種論點有越來越多的趨勢。這種論點不能說錯,但似是而非的更是可怕?! 〈蟛糠謺r候,高手們所謂的“隨便沖”,其實是指“固定粉水比、溫度、研磨狀態(tài)、沖煮時間?!钡那闆r下,但僅僅這樣,就真的能煮出一杯好喝的咖啡嗎? 答案是:可以,但不細致。 這時候肯定有人質疑:“杯測就很好喝了,怎么可能沖得更難喝?” 我們昨天就有說到:在澳大利亞或美國等地區(qū)的咖啡店家,常常會采用批量沖煮(batch brew)的方式出杯,也就是利用滴漏器、美式機一類的機器大量沖煮黑咖啡來取代高昂的人工?! ∧鞘欠衩朗綑C煮的就一定輸給咖啡師煮的呢? 澳大利亞咖啡大佬Scott Rao給出的答案,則給了我們咖啡店家一記當頭棒喝: “在1000杯的數(shù)據(jù)中,我們得到的批量沖煮(batch brew)分數(shù)平均顯著高于咖啡師沖煮分數(shù)(pour over),而不是低于;并且在這其中好喝的批量沖煮(batch brew)杯數(shù)是高于咖啡師沖煮(pour over)的好喝杯數(shù)的?!?img class="rich_pages" data-copyright="0" data-ratio="0.6666666666666666" data-s="300,640" src="http://cancerhospicecolumbia.com/file/upload/202206/29/151736101.jpeg" data-type="jpeg" data-w="720" style="" /> 當然,這項數(shù)據(jù)并不是要否定咖啡師存在的意義——Scott Rao在同一項實驗中也給出了“在極端值的數(shù)據(jù)上,咖啡師能比批量沖煮(batch brew)多拿5分左右的風味分數(shù)”?! ?分的風味分數(shù)是什么概念?大概是咖啡師賽事中第二名跟進不了32強的差距。 回過頭來看,是這些咖啡師不懂得怎么操作這些所謂的“參數(shù)”嗎?當然懂,但人和機器之間始終差了一樣最重要的“手法”?! ∈址ㄊ鞘裁??手法就是咖啡師“對咖啡進行調整的方法”。手法的影響能讓平均值直接低于機器,也能讓風味呈現(xiàn)趨近完美,在風味上,手法不可謂不重要。 至于手法能不能如機器穩(wěn)定?看看日本的職人、德國的工匠乃至中國的廚師,你絕對不會懷疑,肯定可以。 Scott Rao提出的數(shù)字提醒了我們:“人的不穩(wěn)定是身為咖啡師該要有的自覺?!薄 〉拇_,優(yōu)秀的生豆與優(yōu)秀的烘焙,能使的一杯咖啡風味極限值很高,但咖啡會難喝的原因,通常不是極限值不夠高,而是能體驗到的有多少??梢钥隙ǖ氖?,因沖煮而毀掉前面的所有努力,是完全有可能的。 要沖的比美式機好喝?不難 但要每一杯都沖的比美式機好喝,非常難! 如何穩(wěn)定的煮出一杯好咖啡,是身為咖啡師的第一步,也是眾多手沖咖啡愛好者的初級目標?! ∷^的穩(wěn)定,有幾項要素是一定要注意:粉水比、溫度、研磨狀態(tài)、沖煮時間?! 〉窃谶M階時,單單穩(wěn)定是不夠的,如何穩(wěn)定的沖煮出“心目中完美的那一杯”,需要充足的知識、細膩的觀察與大量實操的完整結合。這些都可以統(tǒng)稱為“手法”的經驗結晶,不是足夠大量而客觀但“冷冰冰”的機械參數(shù)就能夠代替的,這也正是合格咖啡師與優(yōu)秀咖啡師的最大區(qū)別。 買到好豆子,絕對是成功的第一步,俗話說:“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”。但千萬別忘了另一句:“行百里者半九十。”持續(xù)不斷的學習&練習才是沖出好咖啡的訣竅。圖片來源:網絡【推薦閱讀】:手沖咖啡已死?自動手沖咖啡機會是精品咖啡的發(fā)展趨勢嗎?【匯總】手沖咖啡的五大常見手法的口感區(qū)別手沖技巧 | 三段式、攪拌法、一刀流、點滴法、三溫暖手沖技巧 | 火山沖、隕石沖、松屋式沖,之字沖,降溫式手沖法
免責聲明: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,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、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,但因數(shù)量龐大,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,請見諒。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(lián)系處理,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,由“飲品界網”整理編輯,轉載請注明,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,若侵權請告知刪除,謝謝~!